在含Ci-介质中不锈钢表面钝化层容易被破坏,这是因为Ci-氧化电势能较大。如果钝化层印化层仅仅
在金属就将继续腐蚀下去。在很多情况下,钝化层仅仅在金属表面的局部地方被破坏,腐蚀的作用在于形成细小的孔或凹坑,在材料表面产生无规律分布的小坑状腐蚀称为点蚀。点蚀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随浓度增加而增加。解决方法是使用超低或低碳不锈钢(如用316L 304L) 2、不锈钢在制造和焊接时不锈钢表面钝化层容易被破坏。制造和焊接时加热温度和加速在不锈钢敏化温度区域(约425-815℃)时,材料中过饱和碳就会在晶粒边界首先析出,并与铬结合形成碳化铬Cr23C6,此时碳在不锈钢表面扩散速度比铬扩散速度大,铬来不及补充晶界由于形成碳化铬而损失的铬,结果铬含量就就随碳化铬的不断析出而不断降低,形成所谓的贫铬区,使电垫能减弱,钝化层耐腐蚀能力下降。当与介质中Ci-等腐蚀介质接触时,就会引起微电池腐蚀。虽然腐蚀仅在晶粒表面,但却迅速深入内部形成晶间腐蚀。特别不锈钢管在焊接处理部位较为明显。 3、应力腐蚀裂纹:是静应力和导致裂纹与金属脆化的腐蚀共同的作用。产生应力腐蚀裂纹破坏的环境通常是相当复杂的。不仅是拉伸应力,而这种应力和由于制作、焊接、或热处理在金属中产生的残余应力的组合。 不锈钢管内外表面(特别如电解抛光、机械抛光后)具有良好的钝化层,耐腐蚀能力较强。内外表面光洁度高,介质粘附很少有利于耐腐蚀。管内表面光洁度高液体介质滞留越少,有利于冲洗,特别在制药行业。 1、管内表面电解抛光(电化学抛光):电解抛光液是磷酸、硫酸、铬酐、明胶、重铬酸钾等。不锈钢管内表面在阳极上,抛光液在和内流动通以低电压大电流而进行电解抛光处理。这时管内表面同时进行着两个相互矛盾的过程,即金属表面处理钝化层(含稠性粘膜)生成与溶解。由于表面微观的凸起部分和凹进部分成膜进入钝化的条件是不同的,又由于阳极溶解。由于表面微观凸起部分和凹进部分成膜进入钝化的条件是不同的,又由于阳极溶解,阳极区金属盐浓度不断增加,在表面形成一种高电阻的稠性粘膜。该膜在凹凸处厚度不同导致阳极表面电流密度大,尖端放电溶解速度快,在短时间内达到削平突出的微观部分的目的,能达到很高的光洁度Ra≤0.2-0.4μm。并在这种作用下,管内表增加了铬含量,增加了金属表面钝化层的耐腐蚀能力。 如何掌握抛光的质量要与电解液配方、浓度、温度、通电时间、电流密度、电极状况、管表面处理程度等有关。技术掌握不好反而会破坏管表面光洁度,电解程度过大会出现更多更大的凹凸面,甚至条管报废,真正制作好质量需要一定技术,费用成本较高。 2、管内表面机械抛光:有旋转与直线抛光。这里以旋转机械抛光为例:机械抛光设备较为简单,动力与抛光盘、高级抛光设备较为简单,动力与抛光盘、高级抛光蜡。采用逐级细砂粒作的布盘与布盘在管内外表面上来回多次多道进行抛光处理,光洁度能达到Ra≤0.2-0.4μ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