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的最东面有一个坐落在长江边的小村子—栖霞区龙潭街道靖安镇联盟村,这里的居民反映,在他们这个小小的村子竟然有七家污染企业,现在仍每天偷排工业废水,导致河水受到严重污染,污染河水直接流向了一堤之隔的长江。
现场惊人
四种颜色的刺鼻污水包围小村庄
联盟村是一个坐落在长江边的小村子,长江对面就是仪征市,也是南京最东边的地区。站在村子附近的制高点――长江大堤上,整个村子一览无余:只见从长江大堤向内陆延伸有7家工业企业首尾相连,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
据附近居民介绍,这些企业现在还没日没夜地进行生产,生产时不仅气味刺鼻,还将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厂边的河道和沟渠内。在现场可以发现,这些企业附近的河道、沟渠里的水质明显已经遭到严重污染,或呈乳白色、或是漆黑一片,甚至还有土黄色、墨绿色的。
站在这些呈现各种颜色的污水边,明显能够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让人头晕、恶心。在现场,可以看见污水源源不断地通过企业附近的排污管道流向河中。
居民无奈
自发阻拦污水,却间接污染了长江
“我们在这边建了码头,不给污水到长江里去。这些水都有毒,有时候下雨,老鼠掉进河里面翻个跟头就死了!”据附近的居民反映,这些被污染的河水已经危及到一堤之隔的长江。这些污染企业每次排放完污水后,河水都会上涨,而为了防止这些污水漫出河道流到旁边的庄稼地和鱼塘里,居民们只好将长江大堤上的一个抽水泵打开,将这些污水抽到一堤之隔的长江滩涂上。
居民们表示,虽然大伙也知道这样做,大量污水无疑会直接流进长江,但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
当问道开泵抽水的时间间隔为多久时,居民们回答说:“今天下雨明天就抽,一个月至少要抽几回。”可以清楚地看到江滩上的石头和水迹都是黄色的。居民们说这都是因为工业污水的“滋润”,日积月累下来就成了这样。
实验
2条活鱼入水10分钟全都死亡
顺着村民所指的河道一路查看,果然发现整个河道上都漂浮着一层白色的泡沫,并且散发出阵阵刺鼻的气味。为了验证这河水到底污染成什么样子,将两条活鱼放了进去。鱼刚入水还能游动,可是不到十分钟,这两条鱼就全都侧翻浮上来,漂浮在水面上不动了。之后又把鱼倒进河里,只见,两条鱼很快垂直着沉入河底,明显已经死掉了!
靠近河道的污染企业将污水直接排到河道内,那么远离河道的企业又是如何处理污水的呢?沿着这些污染企业的厂房查看一圈可以发现,每个企业的生产车间后面都会有一道排水沟,而这些企业都会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接通过排水管排到这些沟内,这些排水沟又彼此相连,最终将污水汇聚到一起,流到一个池塘内。由于长期污水排放,排水沟和池塘内的水都呈暗黑色。
在查看现场的过程中,靠近河道的一家化工企业正好向河道内排放乳白色的废水。这是一家生产名叫“分子筛”催化剂的化工企业,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这水里白色的东西是他们的生产原料,是“不小心漏下来”的:“把原料用池子沉淀,然后回收,就是成品了。”
企业负责人解释说,这些污水会经过沉淀和处理后进行排放。不过却在池子的一个角落发现了抽水用的管子和水泵。打开抽水泵,工厂内沉淀池里的乳白色污水直接被排放到一墙之隔的河道内。对于这个管子到底是干什么的这位企业负责人始终没有回答。
环保部门
污水多项指标严重超标
当把这一情况反映给环保部门后,栖霞区环保局的执法人员很快赶到现场。执法人员介绍说,这家排污的化工企业主要生产“分子筛”,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均存在着氨氮严重超标的污染问题:“他这样做应该是有问题的,本来应该是用沉淀池沉淀以后再排出去的。”环保执法人员对污水取样带回去化验,并责令该企业立即停止生产。
随后,环保部门执法人员对该地区的另外六家企业进行检查。据了解,这6家企业都有电镀生产车间。而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氰、酸碱以及重金属,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危害性极大。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这几家企业竟然都没有任何的污水处理装置。
在一家容器机械公司,执法人员询问企业负责人,是如何处理污水的?他表示企业会把污水交给有资质的处理单位处理。但执法人员指出,就在该企业围墙外面的沟渠里,全是黑色的污染废水。对此,企业负责人竟解释说,这黑水是“渗”出去的。
有些企业甚至在环保部门执法时依然不管不顾继续生产,而产生的废水依然直接排到工厂外!在一家金属加工厂,负责人面对检查表示自己排放的是“清水”。但执法人员经过PH试纸简单测试,就发现该污水呈现强酸性,指数已经达到“1”。
对于这几家企业肆无忌惮地排放污水的情况,就连环保执法人员都感到震惊。执法人员表示,在联盟村内共有七家污染企业,而这些企业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列入栖霞区今年的“三高两低”整治企业之列。而这些企业也承诺不再生产并且最迟在今年五月份就将搬迁,现在他们利用这搬迁前的最后几个月的时间肆意排污让人无法容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