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4万元登广告来标榜政绩,就能让河水变清吗?
近日,浙江温州下属的瑞安市、苍南县因河道污染,当地环保局长相继被网友邀请下河游泳,引发关注。此种形势下,温州市环保局在当地报纸刊发整版广告,盘点2012年度的七大成就,称温州去年获得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称号,为2014年建成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打下扎实基础。据悉,广告价格为14万元。网友质疑称,环保局选择此时登广告自我表彰,于情于理于法均不合,“环保局是政府机关,应该调查这笔钱的来源,如果是纳税人的钱,应该有个说法”。
肮脏发臭的黑色河流,污水四溢的恶心画面,还有高得离谱的癌症发病率当这样的客观现实反映为官方数据,却是可以大书特书刊登整版广告的七大成就。两者差别之大,恍如两个毫不相干的世界:一个活在身边上,一个画在广告里。就在温州下属的地方环保局长不断被重金获邀下河游泳,公众以这样一种方式表达愤怒与无奈之时,温州环保局却花十几万元整版刊登了这样一则盘点政绩的广告,实在是有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感觉。
如果刊登广告是原先就有的计划,那么在下属环保局长不断被获邀下河游泳引发关注之后,温州环保局也理应意识到再登这则广告十分不妥;假若刊登广告果如人们所猜测的那样,是以自我表彰的方式回应舆论对于温州环保现状的质疑,也许就只能用恬不知耻来形容了。某种意义上,某个地方环保工作做得好不好,绝不是以其做得最好的部分来评断,而恰恰是以其最差的短板来论定。单从瑞安、苍南等地被曝光的恶臭河流来看,当地环保工作之差是多少政绩广告也无法“洗白”。
想想看,常长年闻着恶臭的人们看着报纸上的七大环保成就广告,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现实可见的环保问题就明摆在那里,不去直面应对反而妄谈成就,绝不是一种务实的作为,更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人们之所以要重金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既是要以此表达愤怒,更是要以此引起环保部门对问题的直视。但是,环保局的整版广告却似乎在说:我虽然不去治污不敢游泳,但我仍旧很有成就。
有人纠结于14万元的广告费,应该将这笔钱用于治污;其实,这不过几顿饭钱,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治污不在于浪费了十几万的广告费,而在于下不了不惜一切的决心,没有不能牺牲环境换发展的意识。生态文明也好,美丽中国也罢,绝不是整版漂亮的政绩广告所能建成的;即使再多些整版的环保政绩广告,在乌黑发臭的河流面前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环保现状的好与坏是公众直接可以看见可以感受得到的,根本无需花钱做广告;环保局长们如果敢于主动下河游泳,才是最好的政绩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