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通知,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土壤修复投资有望达到万亿元。
《通知》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综合整治,土壤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但中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仍不容乐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切实保护土壤环境,防治和减少土壤污染,国务院办公厅就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作出了安排。
六剂良药整治土壤污染
国务院也开出六剂良药整治土壤污染。如健全投入机制,保障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经费。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督促企业落实土壤污染治理资金;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中央财政对土壤环境保护工程中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予以适当支持。还要建立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部要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地方人民政府要与重点企业签订责任书,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对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要进行问责。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土壤污染的来源比较广泛,其中以工业、农药污染最为严重。而且土壤污染修复所需的费用根据污染类型和程度不同,差异很大。有机构认为,按照国内土壤污染的严重程度,土壤修复所需投资可能会上万亿元。在A股公司中,永清环保、巴安水务、桑德环境等五家公司有望直接受益。
由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发现。而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因此,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的时间。相应的,国内对于土壤问题的处理起步较晚,目前处于积极尝试阶段。平安证券分析师于振家指出。
土壤修复吸引企业关注
土壤污染修复所需的费用根据污染类型和程度不同,差异很大。总体来说,治理土壤污染的花费极高。在环保产业发达的国家,土壤修复产业所占环保产业的市场份额高达30%—50%。中银国际的一份研究报告引述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的数据,我国受到污染的耕地已达3亿亩,初步预计整个土壤修复的市场,到2020年有可能达到上万亿元。
巨大的蛋糕自然引来众多企业的垂涎。不过,相关专家也表示,目前国内土壤治理技术路线多样化,市场竞争较为无序,具备项目经验的公司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