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属反弹再次受阻,整体上仍然维持震荡走势,缺乏明显的方向性。笔者认为,这种走势可能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但笔者依然相信,我国下半年经济将在第三季度震荡企稳,第四季度开始出现回升。在欧洲不会出现极端概率事件状况下,金属下半年整体下行空间有限,在第三季度可能震荡探底后企稳回升的概率仍然较大,但幅度上笔者也保持相对谨慎。因此,当前投资者可以在区间内做震荡市的短线操作,趋势投资者可关注区间下沿支撑效果,把握中长期的多单布局时间和空间。
国内经济数据较弱但年内底部亦不远
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至9.2%,远低于预期。进出口方面,7月份我国进口年率上升4.7%,预期上升7.2%;出口年率上升1.0%,预期上升8.6%,表明了我国外贸状况恶化,对金属利空,也引起了上周五金属的下挫。笔者从三大需求来看,投资企稳的迹象渐明,不过消费还处于疲软状态没有明显改善。而对于通胀数据的回落,笔者认为7月份的CPI数据可能是通胀见底的时候,之后将迎来反弹,但总体全年依旧无忧,因此,结合货币增速预期中回升,笔者认为政策的空间还较大,无论是利率手段还是准备金手段,短期内随时都有可能调整。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也是对当前金属起到较强支撑的因素。笔者对我国年内经济的判断认为经济底部不远。主要理由是:一,近期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回落主要在于最近两个月剧烈的库存调整所致,而库存调整已经步入尾声,经济短期回落的动力消退;二,基建投资增速的持续反弹对经济稳定而言是主要力量;三,资金价格的回落,融资渠道的拓宽以及财政资金的支持都会保障资金来源。在占据全球金属消费40%左右的我国经济不会继续滑坡的背景下,全球金属的消费也不太可能继续大幅回落。
短期需求仍然疲弱终端需求难更差
根据上海有色网近期的调研显示,铜杆线企业方面,5%的企业对8月份订单看好,但继续看差的企业比例也有所减少,多数企业表示7月份的订单已经处于较差水平,8月份继续降低的可能性较小,81%的企业认为订单量将会与7月持平。铝型材方面也有7成企业预计订单不会增加,表示需求还比较疲软,而产成品的库存还较高,因此市场采购热情还较低。而在对锌下游企业调研时显示,74.1%的企业对于锌价后市持悲观态度,仅有1.8%的企业认为后期锌价将上行。整体上来看,下游的需求仍然比较疲软,没有改善迹象。笔者从终端行业的数据分析,目前电力领域属于政府刚性需求,得益于“十二五”规划的目标,电力投资领域继续增长的概率较大;汽车行业同比增速有望继续保持8%左右的稳定;房地产行业难有起色,但不会大幅滑坡,虽然商品房市场国家强烈调控,但保障房是希望;而表现较差的空调行业笔者认为政策的推动效果还没有显现,虽然效果可能不太明显,但能够避免空调行业继续出现大幅回落的情况。因此,总体上终端的需求虽然不会明显改善,但相对上半年应该可以表现稍好。
供应整体放缓品种策略略分化
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7月份精炼铜产量48.3万吨,环比下降6.8%,同比小幅增长0.8%,同比增速明显放缓;电解铝产量167.1万吨,同比增加6.9%,环比回落0.83%,近三个月来首次出现回落;电解锌产量36.6万吨,同比和环比继续下降,今年以来锌产量同比基本上持续处于下降的态势;电解铅产量42万吨,同比增长14.8%,环比减少8.5%。
从产量数据来看,金属7月份产量相对于6月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夏安静,其中锌今年产量下降的趋势比较明显,整个1-7月份锌的产量同比下降了6.6%,其他金属均属于增长,尤其是电解铝,同比增幅近10%。
结合当前国内的终端行业状况以及我们宏观组对下半年国内外经济的分析判断,笔者认为,金属整体在下半年向下的空间较为有限,近期属于半年报中强调的“三季度可能反复震荡探底”,下半年企稳回升的概率较大。当然,笔者对企稳回升的力度相对谨慎,高度上难见2月份的高点。从品种上来看,电价的补贴以及上半年供应压力较大,铝价表现机会寥寥;锌价虽然下游需求最弱,但上半年减产力度最大,供需处于弱平衡;铅价由于汽车行业的持稳,消费旺季对其价格还是具有一定的提振,相对表现将好于锌和铝;而铜价则由于电力投资对其的带动,价格表现上也将好于其他金属,淡然由于其金融属性较强,波动同样较其他金属剧烈。当整体金属板块稳定之后,中长期的多单依次选择铜铅锌。综合来看,面对近期的反复震荡,投资者需调整好心态,避免震荡剧烈带来的损失及心理上的波动,建议观望为好,密切关注下沿支撑的力度以及宏观层面的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