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区域环境,提升五金产业公平竞争力,丹灶金属表面处理行业整治提升工作近日正式启动。丹灶明确要求,该镇210多家带有金属表面处理工序的企业必须“动刀”摘掉“污染瘤”,务必在2013年9月30日前完成整治提升。
历时两个月,调查企业近3000家
丹灶被誉为“中国日用五金之都”,汇聚了各类五金企业3000多家。不过,由于产业门槛较低,导致行业发展不规范,企业品质良莠不一。其中,一些带有金属表面处理工序的企业违规偷排偷放,严重污染了丹灶的水体、大气环境,群众反响强烈。而一些无证经营、偷排污染物的违法违规行为,更制约了五金行业乃至丹灶全镇的可持续发展。据前期摸底,丹灶登记在册的金属表面处理企业有216家。
丹灶镇委书记李满光表示,整治提升金属表面处理行业,既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丹灶五金区域品牌保护的需要。“可以说这涉及到丹灶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没有环境,何来可持续发展?”
今年,金属表面处理行业整治提升被纳入丹灶镇政府督办重点项目之一。5月,丹灶联合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全面铺开对辖区内金属表面处理行业的摸底调查工作。历时两个月,调查企业将近3000家,从企业基本情况、能源消费、生产工艺,到污染物的治理、排放等几方面对企业进行深入调查,为开展金属表面处理行业整治提供了依据。丹灶镇委委员夏泽鸿还率该镇环保办相关工作人员到罗村“取经”。
未列入政府整治名单内的企业须主动申报
本次整治范围包括丹灶辖区内含酸洗、碱洗、磷化、电泳、氧化、拉丝、喷漆、喷粉等金属表面处理工序的企业。无证照、选址不合理和不符合产业规划的企业,将被列入淘汰类别,坚决予以取缔;符合规划,有条件整治提升的企业,须在2013年9月30日前完成整治提升。
经环保审核,在上述216家企业中,有两家企业位于水源保护区和居民区内,必须关闭淘汰;其余企业纳入整治提升范畴,这些企业须于11月1日前委托有资质单位设计污染治理设施,并向镇节能减排办提交设计方案及施工合同。
另外,有金属表面处理工序,但未列入政府整治名单内的企业,须在9月1日前主动到丹灶镇节能减排办或所属村居申报。逾期不申报的,一律视作放弃整治提升,必须在12月31日前自行关闭淘汰金属表面处理工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