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革命和人类以往经历的工业革命不同,工业革命是将科技运用于工业,极大地提升了工业的生产效率、能力。但科技创新革命却是科技本身的革命,它使科技的价值被指数级地发挥出来。这是因为,过去的科技创新往往是随机发生的个人行为,现在的科技创新则表现出一种系统性。擅长某一环节的人各司其职,共同完成科技创新的整体操作,极大地提升了效率。这促成了新一轮科技产业的井喷,推动大量新兴科技企业的产生。
我们已身处巨大机遇的门口,但遗憾的是只有少数人意识到。作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这个机会刚刚兴起不久。科技企业的崛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现在跨国企业的形成时间比起以往的百年老店已经大大缩短了,它仍然需要漫长的等待。二是这一轮科技创新的浪潮很像上一轮的延续,即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成立公司进行研发,创立科技企业的失败率居高不下。三是这一轮科技创新的主力是小企业。而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大学商学院的赞助方是大公司;大学对创业创新的研究也更偏向大公司,对小企业缺乏深入持久的观察。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
科技创新的首要问题是要解决创新效率问题,要提高创新效率,必须要先理解科技创新的规律。作者通过多年对美国高校和科技企业的近距离观察,以及真金白银的投资实践,发现在科技创新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规律在起作用。这个规律包括四个环节:科研—研发—量产—市场。
创新的源头是高校。近几年,创新创业非常踊跃,“创新思维”层出不穷。大多数人是从发现问题的角度进行创新的,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抓住“用户的痛点”,并以此为基础创办新的企业。事实上,真正需要的是基于发明专利的硬科技创新。而硬科技创新的源头在高校。这是因为高校搭建了严谨的学术体系,设立了完整的学术门类,一直在系统地进行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果企业有能力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创新就一定能很好地开花结果。也就是说,科技创新不一定需要自己建实验室、研究院。和高校做好对接是科技创新需要迈出的第一步。事实上,从高校的实验室转移先进专利技术这件事已经发生,美国有上万家企业专门做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它们是今天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科技创新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研发,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多的重视。从科研成果被验证到产品上市,中间往往需要5年-8年的研发周期和上千万美元的研发投入。这个阶段研发的主体是企业家,而不是科学家。因为科学家的任务和专长是研究,而不是产业化,也不是创办企业。事实上,科学家的责任在申请了技术专利之后就完成了,他们会转向新的课题,研究新的领域。而企业家的使命就是组织产品的研发,把一个新产品送上市后,功成身退,再投身下一个新产品。
创新的成败看量产。研发完成以后,创新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下一个难点是如何实现量产。这是创新成败的关键。很多科技企业不是败在研发的路上,而是败在研发完成后量产的前夜。如果说,研发解决的是如何创造出一个产品的问题,那么量产解决的则是如何用流水线造出大规模、低价格、高质量产品的问题。只有实现量产,企业才有赢利的可能。事实上,量产需要的投入极其庞大,建厂房、买设备、招工人。这很可能是一笔沉没成本,一旦投入,再无回头路可走。所以在这方面,资本的态度会非常谨慎。
创新的本质是有巨大的市场覆盖。走出实验室的创新,实现了产品转化和量产,走到这一步,科技创新仍未结束。只有将产品推向市场,让用户用上,创新的价值才能兑现。在讨论科技创新的规律时,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相互连接,形成了一种“端到端的创新”:开端在高校科研,终端则是市场。用户不是被动的消费者,而是创新的参与者。他们参与创新、推动创新,不断发现新的应用,使创新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覆盖到更大的市场。只有经历了用户对产品的应用和改进,创新才算完成了一个闭环。
在这个全球化的创新生态中,欧美国家的科研转化已经走在了前沿,如果能够把握住“科技创新革命”的历史机遇,我国将成为创新链条上的关键控制点,从而有可能决定全球创新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