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宅了、车少了、工地停了、企业停了、烟花爆竹禁放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今年春节以来为什么还是出现多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应该说,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以来,社会活动水平是比较低的。然而,人们并没有看到太多蓝天白云,这让人很不解。
众所周知,污染形成的外因在气象,内因在排放。只要有人为活动,就会产生污染排放,只是排放强度大小不同而已。实事求是地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确实移动源减少了、企业大部分停了、建筑工地停了、烟花爆竹燃放少了、餐饮业歇业了,但并不是就没有污染排放了。
比如,某些工业企业由于生产工艺原因,需要连续运转。像钢铁企业的一些高炉,一般不会轻易停产。一旦停下来,再启动,好几千万元就花出去了。
有数据表明,今年春节期间,全国钢铁产量较春节前小幅下降,日均铁水产量降幅2%左右,但总体产量仍高于去年同期0.6%。北方地区除个别企业因所在村庄发现疫情停产外,其余企业减产幅度不大。相关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河北省钢铁企业高炉开工率略高于去年;有色金属行业产量较年前有小幅波动,总体基本无变化;平板玻璃和焦炭产量、原油加工量保持平稳。
并且,虽然很多城市都出台了禁限放烟花爆竹令,但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依然是鞭炮声“此起彼伏”。元宵节期间,全国337个城市中,有22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级别,其中两个城市达到严重污染级别。
以某市为例,除夕当天20时,中心城区及辖区内区(市、县)PM2.5小时浓度比较接近,均处于较低浓度水平。从22时起,甲区、乙县明显上升,甲区、乙县、丙市(县级市)均于初一凌晨2时达到峰值,其中峰值浓度出现在乙县,浓度达362ug/m3,而中心城区PM2.5浓度开始一直处于较为平缓状态,从初一0时开始缓慢上升,直至凌晨5时达到峰值浓度(180ug/m3)。这就表明该市中心城区受周边区县烟花爆竹燃放传输影响较大。
一个地方的环境容量是有限的,若遇不利气象条件,就会“吃不消”。正如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自发所言,“虽然社会活动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但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2倍以上,这是近期雾霾频发的主要原因。”
此外,今年春节假期按照疫情防治的要求,大部分人都宅在家里。宅在家里,就需要取暖。有数据表明,今年春节与去年同时段相比,京津冀农村地区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加了10%以上,说明农村散煤用量有所增长。
总的来说,今年春节受假期和疫情影响,社会活动水平有所下降,“2+26”城市PM2.5、SO2、NOx、VOCs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秋冬季平均水平下降约20%~30%。但是,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占比高达2/3的工业和采暖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并未实质性下降。这些排放源也是这个区域的基础排放量,大气污染排放量并未“伤筋动骨”。当气象条件不利导致环境容量下降时,未变的基础排放量就会超出环境容量并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
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是相互连结、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关系。对于重污染天气的出现,大家要理性看待,科学分析,既要看到静稳、高湿和强逆温叠加不利气象条件的外因影响,又要看到远超环境容量的污染物基础排放量的内在根源。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的调整力度,始终坚持治污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具体而言,要从单一的生产性污染防控转变为综合的生产、生活、生态三方立体的源头防控。在管控空间上,要从污染要素管控向生态空间管控转变;在防控手段上,要从传统手段向绿色科技创新转变;在管控重点上,要精确锁定治污过程中的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污染因子、重点行业等。
人们常说,大气环境质量改善除了“人努力”,还需要“天帮忙”。若一个地方污染物排放强度较大,一旦遭遇不利气象条件,就会出现重污染天气,因此在“天不帮忙”的情况下,就更需要“人努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