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表面处理行业如何突破营业瓶颈
昨天,是故宫自1925年对外开放以来,首次以夜场的方式接待游客。线上一票难求,很多网友表示即便抢不到票,也愿意到广场附近围观这一上元盛景。近年来,一个传统的博物馆,北京中科创新的小编发现,一个传统的博物馆,竟带动了一整条文创产业的消费热情。据称,故宫文创2017年的年营业额就达到15亿元,这已经超过了1500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营收水平。同样是传统行业,金属表面处理行业能从中学到什么呢?

正月十五当晚天安门外排队的人群
我们来看一下,故宫近年来都有哪些动作。
北京故宫推广文物的手法非常接地气,不仅借助了微信、淘宝等当下年轻人热衷的消费平台,还制作了一系列的视频产品,前有《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文物修复师一夕成网红,后有《国家宝藏》,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和第二季都获得了很高的评分;《上新了·故宫》则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设计文物衍生商品。
近年1月6日,故宫首次推出“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首次复原消失了近200年的宫灯天灯和万寿灯,展出充满年味的885件珍贵文物,让故宫成为春节中最大的“网红”。
北京中科创新发现,紧跟时代潮流的传播手段,是让一个行业随时随地保持生机的重要催化液。相比较而言,表面处理行业在这方面比较落后于时代,对上游企业的过度依赖严重制约着表面处理行业的横向发展。在应对环境政策和技术改革时反应都比较滞后,经营上显得被动,缺少话语权。在借用网络资源上,表面处理企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