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创新网:据北京中科创新了解,第二轮环保督查将于8月20日启动强化督查,历时10个月,涉及京津冀周边“2+26”城市、汾渭平原及长三角地区。近日,中央环保督查组已进驻贵州地区,对各市县工业区进行检查。表面处理厂普遍已有预期环保力度的加强或将导致产品供应紧缩,从而刺激加工成本提升。 本次督查将持续10个月,到2019年4月28日结束,“2+26”城市总体安排200个左右的督查组,汾渭平原11个城市总体安排90个左右的督查组,长三角地区以安排特别行动组为主,开展不定期督查。 这次强化重点督察内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主要工作:“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情况,工业企业环境问题治理情况,工业炉窑整治情况,清洁取暖及燃煤替代情况,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情况,运输结构及方式调整情况,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情况,扬尘综合治理情况,秸秆禁烧管控情况,错峰生产落实情况,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落实情况,群众投诉的突出环境问题办理情况等。

在本轮督查过程中,将结合环保督察回头看,对各地的环境违法企业、督察整改不力,甚至‘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等生态环保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拳打击‘一刀切’懒政、惰政行为和督察整改中的消极应付和疏于担当,以及乱监管、软监管、瞎治理等问题,扎扎实实推动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创新不光是往前走,也要往回走,回到最根本的东西。”北京中科创新认为,在被战略、新兴、支柱的标签迷惑了一段视线之后,表面处理加工产业也需要某种程度的回归,回到真正专注为污染治理、环境改善,提供环保表面处理技术、解决方案和优质服务的行业本质上来。这就离不开对科学的认知与把握,技术的突破与集成,产品和工程的实现,也离不开模式创新、资本运作,这些,都等待金属表面处理等环保产业涌现出不同类型市场主体,去发挥各自所长,探索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