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工艺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提升生产生活工具材质性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电镀,一种通过电化学方法,将一种金属或金属化合物镀覆到基体上的工艺,其所采用的原材料包括锌、镍、铜、铬及金、银等重金属。因此,减少、降低这些污染物污染是电镀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电镀的加工过程中,会有一定数量的金属不被完全利用,其中有相当部分就变成污染物存在于电镀废水、污泥中,也有部分气化形成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电镀行业每年消耗原料锌10万吨、原料铜10万吨、镍13万吨、铬酸酐8万吨,分别占到上述各类资源全国消耗总量的2%、1.4%、30%及80%。 以镀铬为例,其电镀平均利用率低于25%,也就是说75%以上都被当做废弃物排放到空气、河流和土壤中。粗略估算,每年有6万吨铬酸酐变成了污染物,数量相当惊人。

表面处理专家表示,国家明确要求取缔重污染小电镀厂,这是整治电镀行业污染,维护电镀行业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些重金属污染危害很大,但更为可怕的是,大自然对重金属的降解作用微乎其微,重金属污染物可以在空气中,特别是在水中、土壤中持久的发挥他的危害作用,因此,减少或降低电镀污染势在必行。鉴于当前国家环保标准越来越高,环保执法力度越来越大,中小规模电镀企业可通过采取合金催化液、多弧离子镀等新型环保白面处理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