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是一种借助于选择透过(半透过)性膜的功能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当系统中所加的压力大于进水溶液渗透压时,水分子不断地透过膜,经过产水流道流入中心管,然后在一端流出水中的杂质,如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等,被截留在膜的进水侧,然后在浓水出水端流出,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目的。为避免从事金属等材料表面处理的电镀企业水体污染事件发生,环保部门对电镀企业的反渗透膜处理设施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反渗透膜法需对原水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原水中的SS(固体悬浮物)、有机物、氧化物(主要是铁的氧化物)等杂质,否则将导致反渗透膜堵塞。检查时,要查阅深度处理设施设计方案及运行参数,观察是否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设置砂滤、碳滤、超滤、保安过滤器(滤袋)等预处理设施。

二是膜处理设施运行过程中,为抑制细菌及藻类在膜组件中生长,须定期加入杀菌剂(至少每周一次)。另外,进水中的Ca2+、Mg2+、Fe3+等硬度物质会导致膜组件结垢损坏,须在进水中投加阻垢剂。现场检查时,要查阅杀菌剂、阻垢剂使用台账,检查药剂堆存场所和投加设施,判断是否按期投加药剂。观察超滤及反渗透等设施的流量计,若有藻类等生长,说明未严格定期投加杀菌剂,设施未正常运行。 三是正常使用的反渗透膜应保持湿润状态,否则会损坏。停运期间,膜组件内也需充满清洁水并投加抑菌剂。现场检查时,打开采样阀,若无淡水排出,说明反渗透膜柱内无水,设施长期闲置或已损坏。 四是为确保反渗透装置在一定压力内稳定运行,反渗透膜前应设置保安过滤器,企业应定期更换或清洗保安过滤罐内的滤袋(更换周期一般为2~15天)。现场检查时,要观察保安过滤罐是否长期不更换滤袋,导致设施难以正常运行。 五是查看反渗透膜设施进出水电导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电镀废水深度处理一般控制进水电导率1000~8000μS/cm,出水电导率小于150μS/cm),判断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六是查看深度处理设施累计流量计读数及相关记录。 七是在废水排口采样检测,判断各项污染物浓度是否超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