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863计划课题“高强韧多孔钛人工骨材料研发(2015AA033702)”通过技术验收。该课题开发的高强韧多孔钛合金人工骨材料,为未来解决大面积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治疗难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据了解,该课题突破了新型高强韧多孔钛合金的结构设计、精确制备等技术,并结合钛合金电子束增材制造技术、钛酸钡压电陶瓷原位制备表面处理技术和体外超声波临床治疗技术,开发出了满足骨组织修复要求的多孔钛合金人工骨材料。

目前该课题研制的多孔钛合金人工骨材料已通过了生物相容性检验;所研发的椎间融合器和股骨头支撑棒等多孔结构骨科产品完成了动物实验评价,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升了缺损骨组织的修复效率(≥20%);仿骨小梁表面结构的髋臼杯和多孔椎间融合器两种产品通过了国家药监局的注册检验,并进入临床试验研究。 北京中科创新点评,与钢铁相比较,钛是一种具有超强抗腐蚀的金属材料,其在医疗器械应用较多。但医疗器械对材料表处理的要求较高,因此,电镀、化学镀等传统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已无法满足医疗器械快速发展所产生的表面处理新需求。然而,目前有一种新型环保技术——合金催化液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能更好满足医疗器械的新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