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创新网: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于2016年9月25日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落成。据北京中科创新的转接了解,它的主体是口径达500米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其规模大小相当于30个足球场。“中国天眼”已探测到超过20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脉冲星通过系统认证。

天眼的出现使得中国拥有的世界上探测距离最远,侦测数据最为精准的固定式射电望远镜。作为人类迄今为止建造的规模和体型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天眼无疑是中国航天航空领域发展最有意义的一个项目。虽然天眼没有飞出地球的神州系列航天飞船那么引人瞩目,也没有像嫦娥系列运载火箭那么让人喝彩。但是天眼的出现证明了中国的射电面板的规格已经标准化,量产化。已经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生产数量足够的射电面板用来建设大型射电望远镜这样的大型工程。 而由于接受器的功率过于强大,方圆数公里都不会出现任何电磁信号。所以在望远镜里的观测人员几乎是和外界隔绝。并且天眼的出现证明了中国不仅只限于能生产较为粗糙只能用来造桥用的钢索,中国也一样和美俄以及西方众多先进国家一样生产出又细,承载重量又高的高精度钢索,并且在钢索的设计建造工艺上和表面处理工艺方面还要把西方更胜一筹。比如同直径的钢索线,中国设计生产的在使用刚性和耐磨损抗腐蚀上就要比西方同类产品高,国内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可见一斑。即使是钢质量出了名的好的日本,也只是停留在小批量精加工生产上,所以日本的的射电望远镜一般直径都不会超过100米,和中国500米的天眼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