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创新网:在很多人眼中中国的工业发展是迅速的,实际上我们也确实如此。曾经用十几吨黄金进口的盾构机我们也自己造的出来了,南海填岛我们有让世界都羡慕的天鲲号,但是不得不说,有些高端工业技术,我们还在摸索和学习中。哪些顶级工业产品中国目前还无法制造呢?北京中科创新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总,有一样在金属表面处理行业经常用到,但是你一定猜不到。 一、八位半数字万用表 上面这个东西可能很多人不熟悉,八位半数字万用表,Hewlett-Packard 3458A,这是发布于1989年4月的老货,历史已经接近30年,但是国内没有做出这样产品的能力。 这款数字万用表不仅具有极高的精度,而且通过巧妙的多重斜率积分设计解决了测量精度和速度之间的矛盾,和当时的竞争产品相比从25秒一次的测量提高到了每秒6次测量,直接打出了两个数量级的差距。

二、航空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领域,中国长期使用俄罗斯或乌克兰提供的发动机,用于中国的战斗机或轰炸机,尽管近年来发展了太行系列发动机,也开始换装到中国现役战斗机上,但是性能与俄罗斯产品还有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而美国空军,已经开始研发自适应发动机,目前,空军研究实验室已经启动了“自适应多用途发动机技术(ADVENT)”项目和“自适应发动机技术发展(AETD)项目。自适应发动机可以改变使飞机的通风压力比,飞行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节油巡逻飞行模式,或是高超音速飞行。 三、先进数控机床 目前,中国还需要进口日本的民用数控机床,中国拿它用于军用,比如核潜艇尾部的螺旋桨和很多精密设备的制造。如此依赖进口日本的数控机床,表明中国连日本的民用数控机床制造水平都没有。可以说, 现阶段我国数控机床先进技术的来源多数是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总体还处于技术跟踪状态,对消化、吸收和改进的投入远远不够。 四、三维芯片高新技术 在芯片技术方面,三维芯片是高新技术是将不同电路单元制作在多个平面晶片上,并通过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s, TSVs)层间垂直互连技术将多个晶片( Die)在垂直方向进行堆叠互连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芯片结构,具有集成度高、功耗低、带宽高、面积小、互连线短、支持异构集成等特点。美军已经在研究三维芯片的高级冷却技术,从而将芯片制造得更小,更高效。而从公开消息来挖掘,中国还没有这类技术公布,可以看作是技术还达不到。 五、螺栓 螺栓个头虽小但却栖身与高端工业技术领域,用在不同的地方需要不同的规格、精度和抗拉强度,而且作为紧固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它对一个设备或者机械的附加价值是不可想象的。 这个你想不到吧?相信许多以金属表面处理加工为事业的电镀人对这个东西都不陌生,北京中科创新有的合作客户就是专门从事螺栓螺母表面处理的。我国其实是紧固件生产和需求大国,但我们都是只生产低强度低档次的产品,国家机器所需要的规格我们的市场还不达标,这可能也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进口,从而形成了自身的短处,2011年以来,我国钢铁紧固件进口额已高达年均30亿美元。依赖形成的技术落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