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保部消息称,环保部通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情况。1月9日,28个督查组共检查了861家企业(单位),发现其中的32家企业(单位)存在涉气环境问题。32家涉气企业中,出现了哪些违法生产现象呢?2018年环保督查会更加严谨,我们要有前车之鉴,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1、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存在违法排污现象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河北润宏建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喷漆车间及淬火车间、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河南省嘉洲木业有限公司喷漆车间等8家公司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废气直排。 2、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废气直接排放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高新区段庄村尚民紧固件厂污染治理设施闲置,废气直排。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开封市法洛尼木业有限公司有机废气直接排放。 3、仍有地方“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不彻底 督查组现场检查时发现,天津市宁河区天津市美特雅粉尘涂料有限公司无环保手续,有明显的生产迹象。

4、仍有工业企业存在超标排污现象 监测人员对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唐山三友集团东光浆粕有限责任公司锅炉烟气连续监测结果显示,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超标54.32%、90.92%和82.66%。 5、企业防扬尘治理措施不完善,粉尘无组织排放严重 北京市平谷区北京欣江峰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喷淋设施未使用,料仓未封闭,部分原料及废渣露天堆放未苫盖。 6、防扬尘治理措施不完善,无组织排放严重 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河北佐佑众工合成材料制品有限公司施工工地原料未苫盖,工地周边道路未硬化,扬尘严重。 在新一轮环保督查中,涉气环境问题企业以“散乱污”企业为主。进入2018年,可以看出“散乱污”企业仍是环境治理重点对象。根治“散乱污”企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企业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对于散乱污企业,开办者应加大技术、资金投入,依法办理环评手续,改变“散乱污”现状,建立绿色节能环保型企业。北京中科创新研发的创新环保专利技术,助力企业实现清洁环保生产,走转型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