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我国钢铁行业自身发展特点,钢铁生产矛盾日益突出。如高端产品不足、产能过剩、落后工艺技术、区域分布不合理、环保问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近日据人民网报道,钢铁行业中久违的“地条钢”重出江湖,一些地区出现了“地条钢”生产顶风作案的新趋势。专家分析,“地条钢”之所以死灰复燃,究其根本是强大的利润空间和落后的生产工艺。 针对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特点,2016 年开始,国家开始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通过淘汰落后钢铁产能,使行业兼并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产能利用率趋于合理,产品质量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好转,市场预期明显向好。这几年钢铁供给侧改革首要任务就是去产能,钢铁行业去产能超过1亿吨,特别是出清了地条钢。2017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确保2017年上半年依法彻底取缔“地条钢”产能。地条钢生产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大部分产品存在脆断的情况,质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这也是国家坚决取缔“地条钢”生产的重要原因。

最近曝光的“地条钢”生产,也反映出钢铁行业发展中的不足。该地条钢黑加工点没有任何手续,肆意生产,是污染企业顶风作案的典型。“地条钢”再次复活,告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去产能,创新生产工艺。从根本上杜绝“地条钢”生产,引进环保创新工艺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加大产品的研发投入,开发出更多的高水平的钢材产品,满足市场高端需求。 钢铁行业本身在中国的制造业中就是优势产业,同时也是制造业最基础原材料,在中国的经济中的地位不言而喻。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钢铁行业生产新技术再登台阶。环保创新的生产工艺,在钢铁行业中作用凸显。绿色环保的合金催化液技术,在钢铁行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因其技术绿色环保的特性,钢铁行业实现了绿色生产,促进了行业转型升级。通过创新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效益,提高产品档次,占领高端产品市场,打造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