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民生建设需要不断提升质量和效益,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进一步做到知民情、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是国家政府追求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一步步改革的推进、一份份百姓心中沉甸甸的“获得感”。那么,党的十九大又提出哪些惠民政策呢?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重千钧,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和举措。 1、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2、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3、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4、建设生态文明是“千年大计”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5、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我发展的机会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6、构筑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7、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8、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民生,就是那一件件在百姓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就是那一抹真真切切感受得到的温暖。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从国家政策中获利颇多。党十九大召开,定会砥砺奋进,大力推进和实施民心工程,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绘就一幅幸福民生的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