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在进行电镀表面加工时,往往会碰到结合力不强、有金属杂质、硼酸含量太少等问题的出现,所以为能确保镀层的质量,电镀加工前的注意事项必须了解。那么,金属表面电镀加工前要注意哪四大因素呢?只要掌握这“四步制胜”法则,我们定会事半功倍! 1、基体材料的本质 基材的品种、组织结构、成型方法、加工历史等方面都和电镀溶液与工艺方案的选择联系密切。不同的材料,铸、锻、热轧或冷轧、是否经热处理等的不同成型方法和不一样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零件,准备工作并不相同。对于重要的制件,安排工艺方案时还须考虑其经历过的环境和加工或工作过的历史。 2、表面的清洁程度 经加工成型的制件表面上都可能有加工碎屑、油污杂质、氧化皮或氧化物薄膜、热处理后的油层、粘附的各种物质,也会有包括蜡、厚的油封油层、薄层防锈油膜、缓蚀剂等不同的污染物质,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例如厚的油脂和薄的油膜,须用不同层次的清理方法。

3、表面的结构和状态 被镀基体材料的表面结构会直接影响镀层的结构和特性,加工粗糙的表面气孔率较高,而且容易发生欠镀,粗糙的内孔难于覆盖。类似这样的情况均要在安排施工时考虑在内。一成不变的工艺方法并不能适应多样的表面,否则生产的产品质量便会有参差。因此电镀厂需要对基材进行“因地制宜”的电镀加工。 4、零件材料的易腐蚀性、尺寸、数量和精密程度 有些材料易受腐蚀,如铝、镁、锌等;有的在阳极处理中会溶解,如铬、锡等;还有多孔的如粉末冶金制品和带缝隙的组合或组装件,均要采取不同措施来处理。大而少、小而多、形状特别复杂或尺寸特别精密的零件,须考虑相应的工艺方法。 电镀行业在制造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电镀行业作为一个“三高”行业,高污染、高能耗、高浪费。然而,它在制造业中又具有不可替代性,凡是涉及到金属材质的产品都离不开“电镀”,因此如何有效合理引导和经营电镀产业显得尤为重要。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电镀污染问题,就要采用绿色环保电镀技术和清洁高效的生产工艺,使污染物在产生之前就被削减或消灭在生产过程中,这样才可能从实质上避免污染的产生,才可能实现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合金催化液的应用有效解决了电镀工艺带来的污染问题,操作工序简单、投入成本低。北京中科创新历经20年研发的“新一代环保型特种表面合金催化液”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只需将清洗好的工件放在合金催化液浸泡10~15分钟出来就是成品。简化金属表面的防护步骤,在生产设备上,也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