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沉积时总希望镀层厚度在工件上的分布越均匀越好。当工件上沉积的总金属量相同时,若厚度分布不均匀,则会带来很多坏处。电镀生产中,极易出现电镀层不均匀现象。 实践证明,甚至在于阴极距离完全相等的平面阴极上,电流密度和镀层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在尖角和边缘上的镀层厚度显然大于平均厚度,平面阴极中心表面上的厚度显然小于平均厚度的偏差约20-30%,形状复杂的零件表面上这种偏差可达到500-700%。为什么会有这种偏差呢?主要包括两方面原因。

1、在电镀时,及时是形状最简单的平板零件,由于电流的边缘效应,电力线容易在零件的尖角、边缘上集中,电流密度比较大,因此镀层厚度大于平均厚度,而在中部电力线比较少,电流密度较小,因此镀层厚度小于平均厚度。 2、对于形状不平的或者有深孔的复杂零件,出了电流的边缘效应外,还由于形状不平俩处于阳极的距离不通,使他们彼此间的欧姆点电阻也不同,因而电流密度在形状不平处的分布也不相同,不同处与阳极距离近,电阻小,电流密度就大。镀层就厚,反之,镀层波,甚至在口径较小的深孔出,由于电力线达不到内壁表面,而沉积不上镀层。 无论从防蚀性,还是外观、机加工性能等方面讲,都希望提高镀层厚度的均匀性。对于尺寸镀硬铬,若用户要求镀后不作磨削处理,则很难办到;有时为了保证最薄处达到最终尺寸要求,厚度均匀性差时,不得不大大加大平均厚度,这在生产中并不少见。为使制件上镀层各部分厚度尽量接近,必须了解影响厚度分布均匀性的因素。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资讯,敬请关注中科创新官方微信(cxhbq1997)了解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