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层是在某一材料表面使用镀层技术复盖上金属薄层,使该物品具有金属光泽。按镀层的用途可把镀层分为三大类,即防护性镀层、防护一装饰性镀层和功能性镀层。 (1)防护性镀层 此类镀层主要用于金属零件的防腐蚀。镀锌层、镀镉层、镀锡层以及锌基合金镀层均属于此类镀层。黑色金属零件在一般大气条件下常用镀锌层来保护,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常用镀镉层来保护;当要求镀层薄而抗蚀能力强时,可用锡镉合金来代替镉镀层;铜合金制造的航海仪器,可使用银镉合金保护;对于接触有机酸的黑色金属零件,如食品容器,则用镀锡层来保护,它不仅防蚀能力强,而且腐蚀产物对人体无害。 (2)防护一装饰性镀层 对很多金属零件,既要求防腐蚀,又要求具有经久不变的外观,这就要求施加防护一装饰性镀层。这种镀层常采用多层电镀,即首先在基体上镀“底”层,而后再镀“表”层,有时还要镀“中间”层。例如,通常的Cu-Ni—Cr多层电镀等就是典型的防护一装饰性镀层,常用于自行车、缝纫机、小轿车的外露部件等。目前正流行的花色电镀、黑色电镀及仿金镀层也属于此类镀层。
(3)功能性镀层 为了满足光、电、磁、热、耐磨性等特殊物理性能的需要而沉积的镀层称为功能性镀层,目前品种较多。 除了以上常见电镀层,平常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电镀层和合金层。 电镀层 提高金属零件在使用环境中的抗蚀性能;装饰零件的外表,使其光亮美观;提高零件的工作性能,如硬度、耐磨性、导电性、电磁性、耐热性等等。 在电镀加工过程中,电流密度和时间、温度、主盐浓度、阳极面积、镀液搅拌等因素都会对镀层厚度的均匀性产生影响镀层过厚的地方容易出现粗糙、结瘤、脱落等疵病。过薄的地方,光泽度差,发暗、发雾,在出光、钝化的过程中容易露底。 合金层 合金保护层的厚度应该在1.5~2.5mm区间,表面合金层均匀致密,不论是沉孔、深孔、管道内壁、制品拐角等形状复杂的表面,都能进行表面处理,无麻点,无气孔。 合金层是金属表面理想的一种镀层,与电镀层相比,合金层更耐磨防腐蚀。北京中科创新研发的“新一代环保型特种表面合金催化液”表面是一种非晶态合金, 即处于基本平面状态。熔点:860℃ —880℃;密度:7.8 g/cm3;硬度:镀态 550HV,适当的热处理后可达 1200HV;结合力:钢或铝上结合强度 400MPa 以上,大大高于电镀镍、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