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据环保部通报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各地环保部门、住建部门牵头指导各地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四种设施定期向公众开放。通过制定一系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的新要求和新举措,这体现了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指导意见》对环保设施、城市污水设施做出了详细工作部署。为更好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应鼓励全民共同参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

近几年,我国逐步加大了对环境的治理。国家从各个方面入手,严防环境污染漏洞。通过制定环境政策,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行为。国家严守保护环境防线,作为公民我们更应全力配合。从这次《指导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出,对环境治理设施的应用,国家逐渐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环保设施是治理工业、商业及服务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物质,使其达到法定要求所需的设备和装置以及环境监测设备。当然这些环保设施,都是企业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武器。作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必定会产生“三废”。如果企业排污设备不完善、处理不当、那最后遭殃的只有环境。所以,因环保设施重大作用,国家出台《指导意见》是锦上添花,对企业治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城市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由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近几年,城市污水已成为污染环境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活中污水治理,存在污水排放量大、设备落后、资金短缺等缺陷。其中,工业废水则是城市废水治理的重中之重。工业污水在处理时,存在工作环境复杂、污水处理难度大、成本高昂等缺点,所以进行污水处理时需要不断的引进新技术、新系统,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相信在国家出台《指导意见》后,城市污水排放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有了规范化治理措施,城市污水治理有了方向、对策。《指导意见》中提到,希望让公众理解、支持、参与环保,激发公众环境责任意识,推动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的良好风尚。这也说明我国环境治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绿色是青海的底色,是最靓的幸福色。只要我们坚定生态自信、增强生态自觉、实现生态自强,就一定能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维护中华民族生态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