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已开展1个月。截至5月7日,28个督查组共督查8447家企业(单位),发现5594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66.2%。从环保部督查结果来看,存在问题企业仍是环境治理“硬伤”。环保督查是手段,回头看是总结监察。环保部在进行适时回头看措施意义非凡,它不是机械的重复工作,而是对督查工作情况的整体回望,借此做出针对性整改政策。

此次环保督查回头看,问题企业仍是顽疾。这些存在问题企业中,“散乱污”问题企业1930个,超标排放的30个,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512个,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507个,涉嫌在线监测弄虚作假的12个,存在VOCs治理问题的179个,防扬尘措施不完善的1075个,存在其他问题的1349个。环保部回头看,表面上看到的是存在严重污染的企业,然而背后存在的问题应引起人民重视。从每次环保督查来看,污染企业成为每次上榜对象。环保督查,我们不但要看到企业存在的问题,最终目的还是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近几年,环保督查体系逐渐完善,针对环境治理主体,国家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政策。国家对污染环境者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环保部刮起猛烈的“环保风暴”,也给那些污染企业敲响了警钟。凡是污染环境的企业,必定受到法律制裁。此次1个月督查,环保部希望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政策部署,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情况。 今年年底,散乱污企业基本被取缔。超标排放、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防扬尘措施不完善归根结底还是企业没有建立正规化的生产线。小编认为像一些重污染企业(涂料业、电镀厂),工厂生产要走向智能化、创新化。据小编了解,作为科研单位的中科创新具有智能化、自动化、全方位一体化的工厂生产线。中心拥有先进配方的合金催化液技术和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创新了传统生产技术,是对传统制造业的变革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