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河北、天津两地分别出现了令人惊骇的渗坑。环保部在证实这一情况后,对相关企业实行了挂牌督办政策。虽有前车之鉴做警示,但仍有顶风作案企业我行我素。4月21-22日,环保部在督查山西时发现两化工企业涉嫌偷排废水,出现大面积渗坑。又是地方化工企业排放废水污染环境事件,可见地方传统制造业给环境造成了极大威胁。 今年环保督查将覆盖全国,我国形成了完善的环保督查体系。在对山西环境督查中,数据显示PM2.5不降反升。其中,重污染企业及其周边点位超标率为36.3%、工业废气地为34.9%、工业园区为29.4%。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排放不断积累,化肥、农药、农膜等使用量多,土壤环境保护压力依然很大。环保部挂牌督办27起重点环境违法案件,组织排查取缔“十小”企业2465家。从环保部通报的企业来看,都是当地重污染制造业。企业三废的排放,也是环保部主抓的典型。

4月24日,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将全面启动,已组建7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将对天津、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湖南、贵州等7个省(市)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环保督查已全面开展,国家环保督查飓风来袭,全国各地企业要有敬畏心理。有些企业心存侥幸,认为经营好自己企业就万事大吉。像这类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从长远角度来看,将会给环境、人类带来永久性危害。从近次环保督查来看,企业偷排废水情况严重。造成河北、天津渗坑两家企业早已倒闭,但因后期处理不当,也给环境留下了一个巨大“窟窿”。若环境治理不及时,随时都可以引发环境大爆发。即使污染环境主体溯源难以追溯,但国家明确指出“环境有价,损害担责”,促使赔偿义务人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在行政、刑事责任之外,污染者还要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不管谁污染了环境,100年也得有人出来担责。 环保部多次提名批评的企业,在这些“前辈”血淋淋的教训下,还要任性妄为吗?第三批环保督查开始了,传统制造业像电镀厂、化工厂等重污染企业小心陷入渗坑漩涡!如果还要肆无忌惮排放废水,只能无条件接受环保部的惩罚。 既想提高生产效率又想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唯一办法就是引进创新环保新技术。只有接产新技术,才能帮助企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企业技术的革新,内部转型升级是带动企业发展的驱动力,是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21世纪是环保时代,更是创新的时代。环保创新之路,中科创新与你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