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中科创新科技发展中心官网!

服务热线:

400-6628299

了解北京中科创新环保型合金催化液技术   新一代环保型特种表面合金催化液配方专利技术许可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企业风采
行业资讯
创新项目

 

北京中科创新供应金属表面处理技术
 
北京中科创新金属表面处理合金催化液催化后样品领域展示
航空工业
汽车工业
纺织工业
机械设备
五金行业
电子电工
非金属装饰
机器设备
石油化工工业
自行车摩托车配件
 
新闻详情 NEWS DETAILS 您现在的位置 >>详细内容

电镀废水篇:盘点传统电镀废水处理法与新突破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11-9 15:25:37 阅读:935次 【字体:

    由于传统电镀工艺产生大量的电镀废水,长期以来工程师们对应对废水处理难题,研发积累了多种电镀废水处理方法。北京中科创新针对历史性的废水处理难问题,研发了无需对废水进行处理的环保型合金催化液技术,液体反复添加循环使用,产生的废液可简单处理也可直接排出,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一举解决了这项历史性难题
    1.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电镀废水处理中,较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因其技术成熟、操作管理简单,可同时去除电镀废水中多种金属,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向污水中投加化学药剂,使原来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进而沉淀使其与污水分离,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2.离子交换法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或是其他材料合成的离子交换剂) 对重金属离子进行置换,去除重金属离子达到纯化的目的。此法操作简单,便捷,残渣稳定,无二次污染。

合金催化液工艺替代镀锌环保技术转让


    3.吸附法
    主要是利用吸附剂的独特结构去除重金属离子的一种方法。利用固体物质的多孔性,让水中的一种或多种重金属离子被吸附到固体表面从而得到去除。不同的吸附剂有着不同的吸附机理,主要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有的吸附剂在吸附的同时,还可以发挥絮凝的功效。
    4.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利用高分子所具有的选择性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包括反渗透、超滤、纳滤等,因膜孔径和耐压性能不同,分别处理含不同颗粒大小杂质的废水。
    5.电化学处理法
    电化学方法是利用金属的电化学性质,在直流电作用下去除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是处理含有高浓度电沉积金属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电化学法处理效率高,便于回收利用。成熟的电化学技术包括电絮凝、电浮选和电沉积。
    虽然所有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可去除重金属,它们有自己的固有优点和局限性。
化学沉淀法操作简单,处理成本低,故成为电镀废水中去除的传统法。然而,化学沉淀法适合于处理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废水,在重金属离子浓度低时,效率不高,并且化学沉淀法并不经济,产生大量污泥处理困难。
    离子交换法广泛应用于金属离子废水,尽管如此,当离子交换树脂耗尽时,需要使用化学药剂再生且再生过程可引起严重的二次污染,价格昂贵,尤其是处理大量浓度低的重金属离子,所以不能大规模应用。
    吸附被公认为是处理低浓度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比较好的方法,活性炭(AC) 的高价格限制了它的使用。目前正在开发许多低成本的吸附剂来测试去除重金属离子,吸附效率取决于吸附剂的种类,生物吸附被认为是比较有前景的新过程。
    膜过滤法可以有效地去除重金属,但问题在于成本高、过程复杂、膜污染,低通量限制了它的使用。
    电化学法被认为是可以快速去除重金属且可良好控制并只需少量化学试剂的方法,它具有良好的收益还原率,产生污泥量少。尽管如此,电化学方法初始投资高,供电贵,这限制了它的发展。
    鉴于重金属废水浓度稀,成分复杂,处理达标要求又非常严格,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难以克服的缺点,主要表现为:处理剂使用量大、价格昂贵、反应不易控制、反应较慢、效果不理想、水质差、残渣不稳定、回收贵金属难。因此,重金属废水治理已成为一个跨越环境工程学科的课题。北京中科创新针对历史性的废水处理难问题,研发了无需对废水进行处理的环保型合金催化液技术,液体反复添加循环使用,产生的废液可简单处理也可直接排出,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一举解决了这项历史性难题。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中科创新环保水性漆:3C、动车、飞机领域的绿色革新力量 [2025-5-16]
中科创新放大招!新型丝杠镀层技术,要带机器人产业 “起飞” ... [2025-2-25]
金属表面处理新势力:闪钨涂层技术 [2025-2-14]
关税壁垒高筑,中国制造业如何破局? [2025-2-11]
替代电镀技术:金属表面处理的绿色变革之星 [2024-12-16]

 

 

 

 

 中科创新微信二维码

[ 扫一扫 ]关注我们

Copyright@2016-2020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归北京中科创新网站所有 京ICP备10009708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1858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