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国家环保局要求,京津冀产业协调、系统、绿色生产的话题居高不下,无论在交通、行政、信息还是环保等各个方面,“京津冀”一词已经深入人心,已成为一个区域的代名词。 信息产业化的加剧,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京津翼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因素: 对环境的影响 京津冀的环境指数远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同样是经济在发展,差距是不是有些大?近年来,京津冀圈的雾霾频率越来越高,PM2.5无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水质环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地冲击,居民用水出现了安全隐患。

对交通的影响 据调查,仅在北京市,小汽车每车年均行驶里程1.5万公里,是伦敦的1.5倍、东京的2倍。北京行政区域内现在有450万辆机动车,市区也就是五环以内有机动车大约是300万辆,这无疑给北京的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说到京津冀的车辆要远远高于北京的数量。 所以,助力京津冀的环保产业,紧跟国家的政策趋势,北京中科创新势在必行。虽然,金属表面处理行业数量比例只是京津冀产业中的冰山一角,但是其效益却是占有很大比重,做好环保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北京中科创新的环保型合金催化液的技术推广工作以北京为中心,大力发展天津和河北两个基本点,计划在 2016年底,全面替代周边污染严重的电镀厂。 助力京津冀环保产业,有助于电镀资源整合和环保资源共享,其积极影响将会是巨大的。 以上文章由北京中科创新原创,原创文章来源:http://www.bjzkcx.net/shownews.asp?id=1549
往期回顾:京津冀污染治理,已经上升到国际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