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创新网讯:7月18日晚,温岭市环保局组织开展护航G20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当晚,30余名执法和检测人员兵分三路,现场检查企业37家,涉及砂洗、皮革、造纸、医化、铸钢、金属表面处理等行业。最后,共查获5家违法排污企业和2个非法电镀加工窝点。 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其中一组检查组在横峰街道横峰村汇丰路69号,查到了一家比较隐蔽的非法电镀加工窝点。此加工窝点的前面小屋中,挂着温岭市横峰某便利店的营业执照,店主人郭某也在现场,房子里摆着一张麻将桌。后边的简易小屋则是非法电镀加工点,一名江西籍严姓工人在此加工。

在现场,检查人员发现送到此窝点加工的,是一些鞋厂的注塑的金属模板。在检查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时,一名年轻人偷偷地从边门溜入加工点,欲拿回一块金属模板,被执法人员逮了个正着,据其自述,姓李,是泽国牧屿人。执法人员在现场提取了地上的废液水样,并将3名当事人带走接受调查。 大溪环境监察中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加工点没有经过任何的环保审批手续,也没有经过市场监管部门的审批,是一个完全非法的电镀加工点。”他说,这家非法电镀加工点采用硫酸铜进行电镀,地面上有一些废液,有一部分废液流到空心板下面,要到19日起掉空心板再采样进行检测。 而在新河镇中厢村查获的另一家非法电镀加工点,据现场执法人员介绍,当时现场有3名小工,执法人员进入现场时,其中两名爬墙逃走了,只查获一外省籍工人,目前,正在接受调查。据初步调查,这一加工点加工时间还不长,场地是租用别人的厂房。 近年来,关于重金属污染的事件屡见不鲜,电镀废水具有杂质多、毒性大、难降解三大特点,其所含有毒有害重金属,如果处理不完全,将会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危及居民身体健康。因此,对电镀企业监管不容有失,遇到非法电镀加工的必须从严处罚,让其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且替代电镀工艺的合金催化液技术以其环保节能的优势迅速占领了金属表面处理市场,为“关停并转”企业实施技改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以上文章由北京中科整理发布,原创文章来源:http://www.bjzkcx.net/shownews.asp?id=1522
点此了解更多:温岭重惩电镀污染等环境犯罪 近五年42人获实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