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视霾天气背后的人为因素
切勿将霾等同于天灾,一定不能忽视霾天气背后的人为因素。要采取多种措施,从源头、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产生,才能彻底根治霾。
众所周知,霾的产生是复杂的“天气+人为污染”现象,其解决需要环保、交通、工业和信息化、建设、气象、工商等多部门共同协作。将霾列入法定气象灾害,能够促进各职能部门间加强合作配合,有利于霾天气的应对以及霾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但是,和常见的气象灾害如暴雨、暴雪、寒潮、大风等不同,霾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是人为污染造成。因此,将霾列入法定气象灾害,虽然能使地方、城市各职能部门之间形成更有效的协作机制,从而更有效地应对突发污染事件,但是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要警惕视霾为天灾而忽视环境污染这一人为因素的根本事实。

科学应对和有效防治才是根本
要从根本上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就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定位城市发展规模与方向,以环境容量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和能源利用方式,推进大气污染的源头控制。
将霾作为气象灾害立法,笔者认为要从多角度来看。就霾的影响程度和危害而言,将其列为灾害不为过。2014年开始,国家减灾办、民政部已将雾霾作为自然灾害纳入通报。中央气象台的气象灾害预警中就包括霾预警。从防御的角度来看,将霾作为灾害立法在当前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针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灾害应对模式与风险管理、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响应、社会参与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改变传统的被动防御模式,提出主动防御的相应措施,为做好灾害防御工作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在提升城市防霾治霾能力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霾既是天灾,更是人祸
当前,要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急需实现霾灾害的科学应对和有效防治。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超出了大气环境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也就是超出了环境容量,这是霾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就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定位城市发展规模与方向,以环境容量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和能源利用方式,推进大气污染的源头控制。
比如,目前在金属表面处理行业依旧存在很多抱着环保法但却不遵守环保法的行为,电镀厂偷拍污水、废气原料乱丢乱放等。所以寻找环保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是广大企业家的首要任务,然而在北京中科创新,这项能替代电镀加工的新一代环保型合金催化液技术已经出现了,并因其低廉的投资成本和优质的金属性能受到了许多电镀厂企业家的大力支持。
北京中科创新科技发展中心环保合金催化液技术替代传统电镀老工艺、解决电镀、化学镀重金属污染问题。咨询电话:400-8638-911
文章由北京中科创新科技发展中心原创,原创文章链接:http://www.bjzkcx.net/shownews.asp?id=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