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创新网:6月2日,记者从温岭法院召开的关于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审判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五年来,温岭有42人因污染环境获实刑,案件数在2014年出现井喷式增长,2016年开始回落;其中电镀加工为主要涉污行业,占全部案件的70%。 据温岭法院刑庭庭长吴琛介绍,自2011年以来,温岭法院共受理污染环境犯罪案件31件45人,审结30件43人;在43人被告中,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及拘役42人,其中仅有1人被宣告缓刑,实刑率为97.62%;单处或并处罚金332万元。

长期以来,温岭在电镀、皮革、模具加工等行业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环境问题。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唐某在温岭箬横镇朝西村租用的厂房内,雇佣小工进行非法电镀加工,将废水通过地板洞、裂隙渗透排放到加工点后面的河中。同月,被执法人员查获。经检测,排放的废水中六价铬超出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21550倍。法院以污染环境罪判处唐某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并处罚金12万元。 温岭法院综合认定了案件情况,认为辖区内污染环境的情况呈出以下特点:排污手段单一,将含超标重金属废水排放、倾倒至明沟、地漏、下水道等地,直接造成水体污染;犯罪主体多为小电镀加工作坊,电镀行业是重灾区,所占比例高达70%;排污超标严重;发案地域分布广而散。 “随着污染环境的入罪门槛降低,尤其是‘五水共治’工作持续开展,打击污染环境更为严厉。目前,不少电镀、皮革加工等企业进行了自我整改,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文章由北京中科创新科技发展中心整理发布,文章来源于:http://www.bjzkcx.net/shownews.asp?id=1329
|